近日,教育部办公厅印发《关于公布首批“新工科”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》,来自全国高校的612个项目入选首批“新工科”研究与实践项目。“新工科”历经了“复旦共识”、“天大行动”、“北京指南”等阶段的酝酿最终尘埃落定。教育部新工科项目的正式认定,也意味着备受关注的高校新工科建设开始进入实施阶段。
新工科有五新
分三组开展研究试点
近日,教育部办公厅印发《关于公布首批“新工科”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》,来自全国高校的612个项目入选首批“新工科”研究与实践项目。2018-04-07
08:06来源:南方网
为什么发展“新工科”?
复合型人才匮乏
一些业内人士认为,国内人工智能人才的供求比例仅为1:10,供需严重失衡。工信部教育考试中心副主任周明也曾在2016年向媒体透露,中国人工智能方面人才缺口超过500万人。
为何人工智能人才如此稀缺?陈荣根分析,目前,国内外企业均把人工智能看成下一个变革的主要力量。AI技术人才,则是主导这一变革的中流砥柱。人工智能的竞争说到底是对人才的竞争,因此出现了各大互联网企业高薪挖人的现象。
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告急
据媒体报道,到2020年,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、电力装备、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、新材料将成为人才缺口最大的几个专业,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会达到750万人。到2025年,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950万人,电力装备的人才缺口也将达到909万人。
一名高校负责人表示,多年来我国积累的实践人才不足、高技能人才缺乏、高校体制等问题,希望这次的“新工科”讨论可以带来更多利好消息。
高层次人才紧缺
当前,我国制造业大专以上学历人才所占的比例并不高。2010年的数据是9.8%,今年的数据是不到15%。而美国2006年的数据是,大专学历以上的人数占32%。“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,实现产业转型升级,必须要有一大批大专或本科学历以上的工科人才。”
教育部高教司理工科教育处处长吴爱华说,从国家整体规划来说,到2020年,大专学历以上的人数在整个制造业当中,要达到20%。从9.8%到20%可能是一个台阶,这迫切呼唤高等教育改革工程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机制。
“新工科”包涵哪些专业?
此次公布的首批“新工科”研究与实践项目名单,包括了202个“新工科”综合改革类项目和410个“新工科”专业改革类项目。其中,“新工科”专业改革类则涵盖了包括人工智能类、大数据类、智能制造类等热门“新工科”在内的19个项目群。(点此查看名单)
部分“新工科”专业速览
1.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
本科专业中和大数据相对应的是“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”专业。“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新兴交叉复合型学科,无论是开设在哪个学院下,数学、统计学、计算机三大块课程是必须得有。各高校在这几门背景学科的基础上,交叉融合其他的专业知识技能。”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华迎教授讲到。
2.机器人工程
“我认为智能机器人是集新材料、新工艺、新能源、全球定位导航、移动互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自动化等多种学科和技术的产物。所以我主张有条件的大学要成立机器人学院。机器人学院不是一般的学科和专业的集合,而是多个交叉学科的综合,因为今天已经到了机器人时代了。”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长李德毅讲到。
3.物联网工程
物联网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,涉及计算机、通信技术、电子技术、测控技术等多个专业基础知识,以及管理学、软件开发等多方面知识。作为一个处于摸索阶段的新兴专业,由于物联网的体系庞杂,涉及领域多,国家对于物联网专业并没有统一的教材和课程要求,因此各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尚处在探索阶段。